4月29日至4月30日,全国第四届“诸子学博士论坛”在我校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由我校文史学院(荀子学院)负责承办。
本届“诸子学博士论坛”与会人员有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陈鼓应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诸子研究院院长方勇先生,河北大学教授、河北美术学院老庄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纲先生;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等80余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130余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和博士生。
29日上午,开幕式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英良主持。开幕式伊始,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宪明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王宪明校长在简要介绍了我校情况后指出,古时邯郸曾是诸子学术争鸣交流的中心,如今众多才俊再次云集,使邯郸再度成为学术交流的热土。他强调,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阐发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河北实践,对于提升燕赵文化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我校在诸子学研究与推广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随后,方勇先生和王宪明校长共同为我校“燕赵诸子研究中心”揭牌。这标志着我校在诸子学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预示着在该领域的研究开启了新篇章。
开幕式上,专家学者的发言言真意切,谆谆教诲。学术泰斗陈鼓应先生看到青年学者齐聚一堂,深有感触。他回忆起青年时期在台湾大学学习的经历,强调哲学重在理性思维,提醒学子们要注重阅读原典,治学讲究融会贯通。方勇先生回顾了“诸子学论坛”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新子学”的重要学术价值与发展潜力,并强调人文学界学者应自觉担当起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贡献力量的重任。李振纲先生肯定了“诸子学论坛”的发展动力,就推进“诸子学”研究提出了切实建议,并结合国际形势指出“新子学”有助于适应文明互鉴的需求、助力学术进步。博士生代表黄书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诸子学博士论坛”这一平台对青年学子学习交流的重要意义,并对主办方与承办方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分为“新子学与经典诠释”、“庄子思想研究”、“荀子与道家思想”、“墨法思想及其近现代诠释”、“儒家思想与诸子综合研究”五个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活动中,学者们述评结合,不同观点得以充分表达,思想碰撞激发出智慧火花,在轻松愉悦的基调上,实现了思想的深度交流。
30日上午,举行了闭幕式,由我校文史学院(荀子学院)副院长王勇主持。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陈志平对论坛进行了总结,认为本届论坛特点首先是研究内容的深入拓展,在“新子学”、出土文献与传统诸子思想研究方面都有所创作;其次是研究视角的多元融合,涉及哲学、文学、史学、法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研究趋势;再次是注重挖掘其现实意义,为现代社会提供启示。
本届论坛的成功召开,推动了诸子学研究的发展,加强了我校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扩大了我校诸子学研究的影响。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燕赵诸子学,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作出更大贡献。